2012-6-29 23:26:31 袁民 |
已閱讀19723次 |
長期的養鴿實踐令我深深感受到:好鴿子挑不出,但壞鴿子比較容易找。 所謂“好”成績是唯一衡量標準,然而獲得好成績受到來自許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不單單鴿子好就行了,比如:鴿子比賽時的健康狀況(指呼吸道、腸道等生理指標)、情緒狀況(亢奮度等心理指標)、比賽時的天氣狀況(風向等自然因素指標),因此為鑒定鴿子增加了難度。 “好”鴿子挑不出的原因還有: 1、看得見,摸得著的,如眼睛、骨架、肌肉、翅膀等等簡稱“品相”,即使是一流品相,對鑒鴿來說也只得了30分。 2、導航能力。鴿子的導航能力有很大差異,有些鴿子能飛遠端,有些鴿子就飛不了遠程;同一羽鴿子的導航能力在不同時期也有差異,曾飛過1000公里的鴿子會在500公里迷失;飛不了50公里的鴿子代代都是如此。導航能力是鴿子先天具有的能力,然而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人們只能通過路試來檢驗。導航能力強的鴿子飛行線路取捷徑,既省力又省時。 3、歸巢毅力。指從司放地至巢穴那種急切的心情和意志。歸巢毅力是鴿子先天具有的特性,人們可以提升它但不能完全改變它。不同鴿子的歸巢毅力有很大差異,好的鴿子路途中不會受任何干擾,奮翅前行,差的鴿子半途中會隨別它鴿子飛行;同一鴿子歸巢毅力在不同時期也有差異,主要是受到生理、心理因素的影響。歸巢毅力須有導航能力相互配合,否則容易走彎路。 血統固然重要,它告訴了我們這一類鴿子的特性,但遺傳形似容易神似難,否則養鴿子變得十分容易了,後期對特性的鑒定更為重要。 導航能力、歸巢毅力看不見摸不著,任何鑒鴿高手都不能違背了這個客觀存在,否則就是睜眼說瞎話。所以說:好鴿子挑不出! 壞鴿子容易找的理由: 在長期養鴿實踐中,每一個人對壞鴿子主要是依據“品相”,因為導航能力、歸巢毅力既看不見又摸不著,所以唯有這條路可走。 從道理上講品相鑒鴿不科學,因為:相貌好,各方面都滿意的鴿子未必導航能力、歸巢毅力好,而相貌差,其他方面不理想的鴿子未必導航能力、歸巢毅力差,這就是“年輕藝術家”“絲絲”身上發生的故事。 但是,養賽鴿的人不能因為上述原因而放棄品相鑒鴿作為標準。“年輕藝術家”、“絲絲”只是個案,從概率講是極個別現象。有那麼多品相好的鴿子都出不了幾羽真正能飛的鴿子,品相差的鴿子中又會有多少真正好的鴿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所有冠軍鴿中,品相好的占90%以上。 在我的實踐中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那些品相不好原本想淘汰的鴿子,考慮到血統、上代曾有過好成績等因素留了下來,結果都令人失望,後悔自己抱幻想養鴿子。要不怎會有人說:“殺掉好的,留下最好的”、“養鴿人是手拿屠刀的人”呢。永遠要記住:好鴿子失望的多,壞鴿子失望的更多。 什麼是品相差的鴿子?這個不用我再重複,每個人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我到別人鴿舍中,即使那些大牌鴿子能被我看中的是少之又少,可當我殺自己鴿子時難免會手軟。 品相鑒鴿也不是那麼簡單,見識過大量好鴿子的人,悟性極高的人才能掌握這個本領。有時鴿子沒有明顯缺點,平衡、勻稱、重量、靈敏、神態、毛色是否亮麗、口腔是否潔淨(與用藥無關),等等,都是檢驗鴿子好壞的重要指標。 透過品相能夠窺測某些品質,但前提條件是需大量的實踐活動、深厚的文化底蘊、極高的悟道,即便如此也只能說僅僅是“感覺”而已,並沒有支撐這個理論的科學依據。鴿文化之深邃,著實讓人成迷。若有誰將“感覺”冒充真理,其已經稱不上是真正的鑒鴿師。 我這個人不會說奉承話,有許多次別人拿著自己心意的鴿子讓我鑒定,我說不好,可也說不出具體理由,後來被我說中的多,那是因為:畢竟好鴿子少,尤其在大上海比賽,壞鴿子容易找。 把品相差的鴿子都找出來殺掉,剩下的是否都已經是好鴿子?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好鴿子挑不出說的就是這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