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 式
側身而臥。或是左側著床,或是右側著床,身體蜷起,如犬曲,似龍盤。左側著床則左腿全屈,右腿半伸。左手放耳下使耳心對手心,手心要空。右手放在肚臍上。如右側著床,做法則相反。意念似有似無,觀注下丹田,與氣交合。這樣心腎相交,水火互相溶合,則神不外馳,則氣自安定。睡意濃時,放心睡去,睡自穩定,睡中做功,時間不限。至醒來時,慢慢睜眼,此時正是一念未生,心似虛空。再將意念不即不離,似有似無地近現下丹田,幾分鐘,十幾分鐘均可,如能大靜一場,效驗非常。然後,坐起,搓熱手,搓臉,搓耳,搓大推穴,收功。

此為睡法,即日常生活中睡眠應遵守之固本還元之法。

功用:
一、對失眠,神經衰弱,腸炎,便祕,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經冷等均有療效。
二、此功不調息而息自調,不伏氣而氣自伏,久練自然入大定,人股息。
三、臥時枕頭要高於肩,使頸椎平直,不要下垂彎曲。頭稍前傾,使下頜壓喉節。這樣做使氣容易注入中脈,可減少雜念,易人靜。以下幾式要求相同。

二 式
身體無論仰臥,還是側臥均可。兩手自然放於身體兩側,兩腿自然放鬆。兩眼平視,凝神,然後閉合。返現身體,意想全身上下毛細孔全部張開,身體如一圓筒形似篩子,內外暢通,配合呼吸。吸氣時觀想白色靈氣從高空經毛細孔進人身體內部變為紅色,流向全身。呼氣時,觀想身體內病氣、污穢之氣變為藍色或是黑色,經毛細孔向天空遠方發射。一呼一吸為一次,呼吸三十六次後轉為自然呼吸,不要有任何意念。睡時,觀想自己正在練功即可放心睡去。醒時,再如上法行之。這樣,一宿都在練功。

功用:
一、對遺精、失眠等症有療效。
二、配合搓臉、搓耳、搓身體,可使肌膚亮麗。
三. 久統此功,人靜時有飄浮感,有時會在定中飄離床面。可不理會,此為功效好現象,不要刻意追求,泰然處之。
四、入門者可於睡時觀想自己的身體如師尊側身而臥,然後默念師尊心咒或名號七七四十九遍。觀想喉間有一阿( OV。)字放射紅光,紅光如網狀罩自身。這樣可防邪魔入侵睡中,有利功效速進。
五、久練出現體感特異功能。

三 式
左側著床,左手托耳,耳心對手心。右手緊握外腎。左腿全屈,右腿半仰。意念凝視下丹田。默默注視呼吸出入之數。數息三百六十次為一周。心息相依,不得外馳,綿綿密密,不即不離。然後,正面仰臥,兩手用力握外腎,用力握十二次,再將兩手放頭部兩側。玉枕、手、腳跟著床,閉氣,身體弓形騰空,連騰三次,一次閉氣一次騰空。稍事休息後,再右側著床,如左側法行功一遍。睡眠時,側身用雙手緊緊抱住睪丸,意念不即不離注視一會下丹田,氣息雙忘。放心入睡。夜半,如有性慾發生,即可採用“吸”“撮”“閉”“呼”之法,使氣行周天,下注丹田。睡醒起床前,行功一遍。

功用:
一、對陽萎不舉、早洩等男性疾病有特殊療效。
二、久練入胎息、入定,通周天。

四 式
正面仰臥,兩足跟並攏相對,呈八字形。兩手手心向下,自然放於身體兩側。首先採用三線放鬆法放鬆身體。然後,兩眼向上凝視片刻,收神光於兩眉中間,順鼻尖看到小腹處,閉眼。配合呼吸服氣時觀想氣從空中擠壓人小腹部;呼氣時觀想氣向身體各部放射。呼吸三十六次後放棄意念,自然呼吸。接做下法。兩手相抱覆於下丹田處,如上法行之。吸氣時觀想氣從下丹田(氣海穴)人身體,呼氣時觀想氣從丹田處向全身放射。呼吸三十六次後,自然呼吸一會。然後,兩手手心向上,再如上法行之,吸氣時觀想氣從高空擠壓入兩眉中間,呼氣時觀想氣通過任脈下注丹田。呼吸三十六次後,自然呼吸,觀想空中美麗景色。

功用:
一、對腸胃系統疾患、偏頭痛、神經性頭痛有療效。
二、此法可貫通任脈,因氣行天目,可誘發透視等特異功能。
三、意守上丹田,易使氣血上行。高血壓病,心臟病患者忌練。

注意:
一、此四式最適於體弱者、老年人、腦力勞動者、臥床患者習練,作存回神力、精力、體力之法。可安神,延年,益壽。
二、此四式相輔相成,可任選一式單獨司練。也可四式都練但要分開時間,不要在同一時間練四式。

 

 

****呼吸吐納--穴位采氣功法***

人體的各個主要穴位也是采氣的重要通道,這些主要穴位是百會、神闕(肚臍)、命門、勞宮、湧泉。特別是神闕、命門、勞宮、湧泉更是常用的采氣穴位。   
    用穴位采氣關鍵是要打通這些穴位。而打通穴位,必須靠意念的力量,再輔助一些動作。以下主要是打通勞宮、湧泉和百會的方法,掌握了這三個穴位的方法,舉一反三,其他穴位就好辦了。


    
開勞宮穴功法
    勞宮穴是人體內外氣息交換的主要通道。勞宮打開後,練功者就非常方便地實現內氣外放,外氣內收,進而達到自然大宇宙和人體小宇宙平衡,即天人合一的境界。
    功法:雙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垂於身體兩側,頭頸端正,兩眼微閉,含胸拔背,全身放鬆,意守丹田片刻。然後兩臂向兩側平舉,同時掌指上翹,至兩臂呈一字形時,十指尖朝上。然後兩臂外旋,轉掌心向上,兩手緩緩上舉至頭頂上方,兩掌相合,用力向上一伸。然後慢慢沿身體正前方下降至胸前呈“合十”式。注意兩手掌面不要貼緊,應有空隙,然後,兩掌輕緩地向左水平擺動,意念兩手之間的氣貫入右勞宮穴,再輕緩地向右水平擺動,意念兩手之間的氣貫入左勞宮穴。如此反復導引。左右擺動的幅度不要過大,待熟練後,便可只有動之意,沒有動之形。
    經上勢導引,氣感較強後,以意引氣。吸氣時,氣自下丹田上升 ——膻中穴——大臂、小臂內側——勞宮,稍停呼氣。呼氣時,氣進入另一勞宮穴——小臂、大臂內側——膻中穴——下丹田。
    收功時,左手心貼准肚臍,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女性相反),先順時針方向從內向外繞圈按摩18次,再反方向由外至內繞圈18次(女性相反)。搓熱雙手,輕擦臉部數次。


    
開湧泉功法
    湧泉在腳心底,這個穴位的開通對於排除病氣,吸取地氣有著重要的作用。由於湧泉的特殊的位置,不可能採取拉氣的辦法開通。所以主要是靠意念。練功者站坐皆可,先用意守法守住湧泉,待有感覺後,先默念“開湧泉,接通地氣,通九重地。”然後,意念內氣從腳小指到大指,沿整個腳掌邊沿轉一圈,然後從湧泉出去,深入地下,再引地氣上升,從足三陰經回到丹田,然後再循足三陽經下去到湧泉入地下,反復迴圈,最後將地氣收回丹田。


    
開百會穴功法
    百會穴在頭頂,為清陽之彙海。此穴在上乘功夫中極為重要,此穴一開,天地宇宙的清靈之氣都能吸收過來。
    (1)丹田補氣法。練功者自然站立,舌抵上齶.意守丹田練功。左手手心對準肚臍,右手背對準命門,手心手背離體約一寸左右,每練3~5分鐘左右要倒換一次,可練10-20分鐘。此功法增長功力很快。 
    (2)貫項法:練功者自然松靜站立,意守丹田,然後手從身體兩側輕輕抬起捧氣至頭頂,手心朝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對準百會三、五秒鐘後,意念雙手用力撲開頭頂,恢復自然站立式。第二次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這樣反復作3-9 次。這種功法可很快開天門穴。天門一開吸力很大,周圍一大片距離的外氣都可采入,長功很快。


    
總之,穴位采氣法,主要是打通穴位,穴位一旦打通,練功者無論是專門采氣也好,還是隨興而采,都可以及時吸取天地自然的清靈之氣,而獲得高能量物質。只要意念到,氣就能采進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種賽鴿交流區2.o 的頭像
    種賽鴿交流區2.o

    南海阿令店舖

    種賽鴿交流區2.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