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類:養鴿文章
2012/11/30 07:56

作者:佚名 編輯:石家莊寵物網 發佈時間:20081227【字體:

    幼鴿從出殼開始一直在接受淘汰的考驗,部分幼鴿在出殼時臍收縮不好被淘汰了;部分生長發育明顯慢于同胞姐妹的被淘汰了;部分骨骼發育畸形的被淘汰了。
  經過四周的哺育後,幼鴿開始要準備出籠、起飛了,在這個階段它還要經受一次淘汰的考驗——根據出籠早與遲,起飛早與遲的表現進行篩選。其實這次篩選也是對主人的一次考驗,特別是對套有特比環的幼鴿,由於時間上有限制,主人對舍取常會猶豫不決。本人就經歷過兩次猶豫所致的浪費。
  例1:一隻特比環從淘汰的幼鴿腳上取下時,離決賽時間不到5個月了,重新套上的一隻幼鴿到又到一個月大時,從外形、手感上來看幾乎無可挑剔,唯一不理想的就是出籠遲、起飛更遲,40多天還不敢起飛,鴿群一起飛,它就往籠門裏鑽。當時想想再殺掉重套,時間實在太短了,就留下它再作一次試驗吧,也許奇跡會出現。平時對它特別注意,經多次拋飛後,它終於跟上鴿群家飛了。換羽後的它,體態更加漂亮了,當然它的血統也是不差的。訓放開始後,它一路來是跌跌碰碰,雖然撐到了決賽站上籠,終究500公里回不了家。
  例2:今春出了一隻特比環幼鴿,出籠到不算遲,可就是不肯起飛,不隨鴿群家飛。由於它是新配對所出,為了檢驗配對效果,明知沒有希望但還是留下了它,結果在200公里訓放時就說再見了。
  鴿子的外形要漂亮,血統要好,但歸巢還是要靠機靈的頭腦和聰明程度。起飛的早與遲就是看不見的聰明所表露出來的行為表現吧。
  由於信鴿在比賽中出乎意料的結果太多,使我們在選取鴿子時產生僥倖的心理也是在所難免的。有許多明知被證實是是不好的,卻還要再度試一試,希望出現奇跡。今天想來,這也許是我們大多數養鴿者進步不快的原因之一吧。誰跨過了這個坎,誰就能站在隊伍的前列;誰領悟的快,誰的浪費就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種賽鴿交流區2.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