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是一年春來到,作育幼鴿的最佳時節也到了。辛苦了一冬的種鴿調理,現在要開始著手攢對,放置草盆,以便種鴿下蛋、孵蛋,直至幼鴿出巢。這些工作時間上卻需要兩個月左右,並且所出的幼鴿不一定全合格。因此,我們需要用自己的經驗去淘汰那些不合格的。這裏有很多講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幼鴿篩選也有學問。
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幼鴿在未出巢前期表現出疾病的徵兆,比如鼻子經常髒兮兮的口內長黃、流眼淚、嗉囊經常積食、口腔經常有惡臭味的,淘汰;
𞀂、每天清晨喂鴿前掰開幼鴿的嘴,若發現有粘液從食道湧向喉部的,淘汰,至於那些嘴經常黏糊糊的幼鴿,更應淘汰;
𞀃、如果發現幼鴿出現羽毛脫落、體型變小、體重減輕瘦弱等現象的,將說明它在退化,應予以淘汰;
𞀄、拉開幼鴿的翅膀時,應很容易,猶如它自己展開一般,堅硬的不要;
𞀅、幼鴿出生6天,頭依然偏歪的不要?天捉鴿不知反抗的、渾身不顫動的,淘汰;
𞀆、第七天套環仍然偏松的,淘汰;
、第二十八天,腋下、大腿兩側根部小毛不能覆蓋肌肉的,淘汰;
𞀈、第二十八天,不能自行覓食的,淘汰;
𞀉、滿月的幼鴿仍然不知振翅躍躍欲試做飛翔狀的,淘汰。
以上是我對幼鴿篩選的一些看法,具體情況還需鴿友多多觀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