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9 11:31:07 楊士博


已閱讀14841次

 

    水便(頑固性水便),是困擾鴿友飼養環節中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決定著種鴿一個育種期、賽鴿一個賽季的成敗。目前的趨勢為:信鴿比賽環境越來越惡劣,公棚的大羽數集鴿、高密度飼養、投藥無度等,地方賽鴿車過小、鴿籠過於狹小等原因,使賽鴿每年春秋賽季都遭受腺病毒和不名病毒侵襲,賽鴿染毒後而群體發病。染病後,亂用藥、不合理用藥等手段,使許多優秀的公棚和地方賽的成績鴿留下了後遺症而造成了頑固性腹瀉。

    大部分來源於公棚賽和地方賽的賽績鴿經拍賣後進入種鴿舍,鴿主愛鴿心切,在賽績鴿因轉舍應激、飼料改變、氣候變化等造成的應激水便不該用藥,投藥會使病症加重,並為日後埋下了頑固性水便的禍根。造成信鴿的水便因素很多,需針對性解決,如果以藥(抗生素類)為主要解決手段會加重病情。問題主要出在鴿藥生產廠家不注明藥物成分、休藥期等。呼吸道類藥也以抗生素為主,用完呼吸道藥不按藥理保證休藥期後,又立即用腸道藥,使有些藥物在鴿體內產生拮抗。拮抗的後果是腸道細菌產生耐藥性,繼發壞死性腸炎,肝、腎功能受損造成頑固性水便。

    針對下列常見非頑固性水便,應採取的措施為:

    一、應激性水便:轉舍、配對、陰天、飼料的突然改變、驚嚇等應激造成的水便無需喂藥。以護肝藥和維生素類,加上溫性飼料和易消化飼料、酵母調整。

    二、季節性水便:季節交替應激產生水便,球糞和水分離且水為清色者無需喂藥,以溫性飼料(紅高粱、糙米、黃粟子)和易消化飼料加酵母調整。大麥、水稻粗纖維高,會加快腸蠕動,不利於糞成型,比例要適當減少。輕度大腸桿菌感染主要以易消化飼料加營養型酵母調整,以修復腸粘膜和恢復腸道機能為主。

    三、營養性水便:1、當信鴿處健康狀態和腸道有益菌平衡時,加大有益菌和維生素給予會造成菌株失衡。如:人用“媽咪愛”、“21金維他”等過量給予會造成營養性稀黃色水便。信鴿在腸道有益菌平衡時,不建議給予維生素與活菌複合型類生物製劑,尤其是有病沒病都每週給予像“媽咪愛”之類維生素與活菌綜合型類生物劑。“21金維他”為複合型維生素,其中有些維生素多用會加大肝臟代謝障礙,即:中毒性水便。

    2、配對後,加大豆類和使用劣質的加了石粉的保健砂,和加了石粉的鈣粉,以及維生素AD供給不足發生蛋白質代謝障礙,引起的白色半稀狀樣水便,建議配對後要逐漸添加豆類並使用優質礦物質。並且定期用普通吃剩下的保健砂或劣質礦物質拌料的做法是極不可取的,信鴿自然採食礦物質,自補充微量元素為佳。

    以上水便無需用藥,適當調整飼料比例,合理使用維生素和活菌類即可。

    四、細菌性水便:用藥是目前公棚和大型鴿舍對付細菌性水便的常用手段,抗生素有高級的就不用低級的,有廣譜的就不用窄譜的,由人類-禽類-養殖業形成了一個超級鏈。信鴿行業因為制藥行業監管不嚴,以及公棚的大羽數比賽模式和大型商業種鴿舍的高密度飼養和長期給藥,已使信鴿對有害菌產生了極大的耐藥性,促使養鴿業也不得不被動給藥。季節交替、換羽前後、訓放比賽期前後造成應激反應的非傳染性水便一定要以調理為主。信鴿群體有少部分不明水便,如三天內經調理無好轉後才能辨“症”用藥。這裏值得注意的是有害菌(大腸桿菌、巴氏桿菌、白痢沙門氏菌、傷寒菌等)往往與寄生蟲混合感染,集體用藥前一定要先驅蟲,後用藥。用抗生素類藥一律要用三天以上、五天以下,最多不超七天。如一個療程無明顯效果要查找它因。

    頑固性水便:

    一、病毒性水便:由新城疫、腺病毒、副粘液病毒、不明病毒引發感染,產生抗體痊癒後留下後遺症,形成了頑固性水便。連續陰天,配對後鈣和蛋白質類飼料增加,水便則會更為嚴重。值得注意的是鴿友在信鴿發病初期用抗生素治療病毒是無效的。針對那些體質好的鴿子,能緩解病情也是治療了因病毒感染初期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的細菌感染,即便用抗生素治療也是信鴿痊癒產生抗體後。對於這種頑固性水便的治療一定要在發病初期不投用抗生素類藥,免去因投藥造成肝、腎、腸道的負擔。用“支持療法”治療,即:增加中藥型、營養型水劑為主。對日後已經形成長期頑固性水便治療:用紅高粱一種(炒熟)加中藥調理。

    二、寄生蟲性水便:信鴿飼養不同於禽類,鴿友往往很重視衛生,故因各種寄生蟲類造成頑固性水便的較少。但有一種小腸球蟲(隱性)引發的感染也會造成頑固性水便,即:腸毒綜合症。腸毒綜合症是一種複雜的腸道疾病總稱,球蟲寄生腸道大量繁殖,導致腸黏膜增厚、水腫、脫落。腸道中的死亡蟲體和脫落的腸黏膜釋放的有毒物質在機體內發酵分解,分解後均被吸收從而發生自體中毒。這種信鴿往往由公棚產生,經拍賣轉舍後應激加重病情。拍賣轉舍來的信鴿一定要隔離靜養,做系統整理,一定要穩定數天后先驅蟲後治療。因為剛得到的好鴿子,每天被好友把摸、品鑒,只會加重各類病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種賽鴿交流區2.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