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9028次 |
新的季節已經開始,特開一個專欄講選擇,為什麼?答案很簡單,選擇是整個賽鴿運動最重要的部分。 過去的20年,賽鴿運動已經有一個跳躍式的巨大進步,這樣的改變老鴿友仍然還沒有感覺到,他們仍然用過去的鴿子在比賽。在70-80年代的冠軍鴿友,幾乎已經沒有辦法在現在的賽鴿運動中贏得比賽了,2007年前我們是其中的一員。我們就用老方法、老鴿系,為什麼不用呢?過去我們就用這些,而且用得很好。 20年以前,我們通常使用比賽飛得不是很好的鴿子來飛長距離賽事,這些小神明(鴿子)要求在一日賽裏飛前幾位的成績,我們經常把鴿鐘打在晚上10點鐘,因為仍然有許多鴿子沒回來,我們必須在次日繼續打鐘。我知道在北荷蘭80年代,當飛聖維仙賽時,鴿鐘通常放一個禮拜,比賽結束後回來的鴿子仍然不夠多。現在如果你的鴿子沒有在冠軍回來15分鐘內歸巢,就可以說你已經出局了。現在的一日賽1個小時內沒結束,我們就認為比賽很慢了。 如今大部分人都選送最好的鴿子參加一日賽,否則就可能沒有成績。一日賽是介於500-700公里的賽事,如果吹的是西北風,大部分的鴿子都可以回來,但如果是東北風或北風,很多的鴿子就沒辦法按時回來,這不是距離造成的結果,而是要飛多長時間。通常鴿子5個小時的飛行是沒問題的,比較好的鴿子可以飛7-8個小時,最好的只要養好、訓練得當可以飛10-11小時。一隻鴿子要在逆風中飛700公里就需要有10-11小時,且都是當日回來。 我相信我們應該找能飛10小時的鴿子,而且回來時狀態仍然很好,並贏得成績。為什麼找這些鴿子,因為它們是今天賽場上符合要求的鴿子,只有它們會有好成績。它們讓你的短距離賽鴿變得更好、更有韌性,讓超長距離隔日賽速度提高,如果你有一兩隻這樣的鴿子,逆風飛得好,好好地守衛它們,這是你未來賽績的保障。 這些鴿子長得如何? 首先我們需解釋一只好鴿、一隻幸運鴿、一隻真正鴿王的差別。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機會獲得很上位的好成績,可能也有難飛的一天,但是它是一個偶然發生的機會,我們叫它幸運鴿。這樣的鴿子可以給你一個NPO國家賽頭銜,但這只鴿子如果之前或之後沒什麼成績就不是一只好鴿。一隻穩定的好鴿會經常在會裏或聯合會獲得冠軍。 我們再來講的是國家鴿王,這些鴿子一年或超過一年以上的賽績都是整個國家中最好的,就像考夫曼的小迪克,楊.荷伊曼(Jan Hooimans)的哈利號(Harry),愛亞卡普(Eijerkamp)的切(Ché),彼得.文斯特拉(Pieter Veenstra)的超級賽雌“美麗人生”(DolceVita),及我的密蘇裏女孩(Missouri'sGirl),這些頂級鴿子來自好鴿舍、好鴿主及對賽鴿來說好的地理位置。 “這些鴿王看起來如何呢?它們有自然的健康狀態,最好的比賽狀態”,克拉克.凡林普說:“現代一日賽長距離賽鴿比較小型,肌肉質感很好,跟龍骨會有點距離,真正頂級好鴿有超級好翅膀,副羽短主羽要長(特別是後面幾支)。它們通常有緊密的恥骨,兩塊厚骨相對,當你上手看或感覺它們的背部,你發現它是一個適當水準,沒有凹陷,你從肩膀到尾巴看是一水平線,很平順。花點時間注意背部到尾巴連接的地方,好鴿這地方不會有凹陷,不像被膠水粘著,好的鴿看起來是精明的聰明相,又好像生氣樣子的老鷹相。” 是不是每只鴿子都是這種結構及外表長相?不是的,當然不是。沒有這些條件的鴿子也可能是好鴿。如果你朝著相反的方向看,鴿子有一個或超過一個以上的缺點就不可能成為長距離鴿王,我們無法看出兩個耳朵中間的這部分,就是它的頭腦。外表可能是鴿王相,但可能是孔雀魚的頭腦,或者一個鴿主不知道如何賽鴿,鴿主可能有好鴿,但是因為訓養鴿子的態度把鴿子給毀了,這也是有的。 自然選擇及選擇健康 常有一說,放到籠子交出去比賽就是最好的選擇,這當然是對的。如果你每個禮拜把全部的鴿子都放到籠子裏的話,賽季結束留下來的,你就會知道哪些是最好的,但這要花多少成本?我是不會留用本身有許多缺點的鴿子,因為它們遇到一日的困難賽就會不見了。如果你只有飛短距離速度賽或中距離比賽,那鴿子的外在條件可能就沒有長距離的那麼重要。鴿子條件有缺失在短距離仍然能夠獲得好成績,是因為它意志力很強,但是長距離一日賽要有10小時的耐翔力。 從健康去選擇,我們整個年度都這麼做。我們注意鴿子的健康狀態,有問題帶到獸醫那邊,但如果兩次同樣的狀況,就要汰除,我們應該在鴿子還在巢中的時候就要很嚴苛。同時孵兩隻幼鴿,其中一隻如果長得特別慢,或者糞便特別多,沾得羽毛翅膀到處都是,或者翅膀長不出來,這都是不好的,都要汰除。頂級鴿並不多,所以贏大獎的機會是不會發生在一隻體弱的鴿子身上。當幼鴿岀巢外飛的時候,我們就要選健康的,如果一群鴿之中都是很健康且精力充沛的,而有一隻顯得體弱就應該汰除掉。 當你開始訓練你的賽鴿,你就應該一直做選擇,是不是都是同一只看起來不太好、不太對、不愛飛?除掉這只不稱職的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