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新社2013年1月8日 下午12:35
(法新社華盛頓7日電)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公布報告指出,銀河系至少有170億顆和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甚至更多。這使得發現地球姊妹行星的可能性增加。
NASA天文學家利用喀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發現,銀河系中的恆星,約有17%擁有地球一般大小的行星在很近的軌道上運行。
銀河系已知擁有1000億顆左右的恆星,意味著1/6的恆星有地球般大小的行星繞行。
這個發現並不是說,這些在我們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或稱系外行星)都適合人類居住,然而這會提高人類找到類似地球行星的機會。
研究人員在加州長堤美國天文學會(AmericanAstronomical Society)會議提出上述發現。
此外,NASA的喀卜勒任務宣布新發現461顆疑似行星。
其中4顆行星體積不到地球2倍大,環繞恆星的軌道位於「適居帶」,這些行星表面可能有液態水存在,因此可能有生命存在。(譯者:中央社何世煌)

美國航太總署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又發現了四百六十一顆新的候選行星。這些行星當中有四顆候選行星大小不超過地球的兩倍,而且處於各自恒星的宜居帶內,表面有可能存在液態水。

到目前為止,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發現的候選行星總量已增加到兩千七百四十顆,它們位於兩千零三十六個恒星系內。其中有105顆候選行星已被確認為真正的行星。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是在2009年3月7日發射升空,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用來搜尋太陽系之外類地行星的航天器,它透過觀測行星「淩日」現象,也就是即行星遮蔽恒星光芒的現象,在天鵝座和天琴座約15萬個恒星系中搜尋與地球類似的行星。

科學家每觀測到三次「淩日」現象就確認一個候選行星,並要分析1萬3千多個類似「淩日」的信號以排除觀測誤差。然後,還需要跟蹤觀測和分析候選行星,以確定到底是否是真正的行星。

在新發現的候選行星中,有一顆體積比地球大1.5倍的行星繞行類太陽恒星的周期是242天,極有可能存在維持生命所需的水資源。科學家還發現,約有六分之一的類太陽恒星周圍有地球大小的行星,他們繞恒星運行的周期比水星繞太陽的88天周期還短。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任務期間原定為三年半,但美國航太總署去年四月宣布將任務期再延長四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種賽鴿交流區2.o 的頭像
    種賽鴿交流區2.o

    南海阿令店舖

    種賽鴿交流區2.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